蛋白68%
水分8%
鲜度100
脂肪9%
级别超级
鱼粉中含有可动物生长发育的促生长因子,估计有4种或6种。
二、使用鱼粉时应注意的问题
1、掺杂掺假问题
由于鱼粉价格较贵,所以目前市场鱼粉掺假现象比较严重,杂物种类及其繁多,有血粉、羽毛粉、皮革粉、尿素、铵、菜籽饼、棉籽饼、钙粉等,大多是廉价且消化利用率低的饲料。故在选购时应通过感官、显微镜检及分析化验等方法进行辨别。
2、盐分含量
鱼粉中盐含量不能过高,允许值各不相同,日本对出口鱼粉定为3%以下,美国规定为3%以上,7%以下。我国生产的鱼粉食盐过高,有的甚至达30%,这类鱼粉不能用做饲料。日粮中食盐过高,会导致食盐中毒,鸡敏感。
3、 发霉变质及氧化酸败问题
鱼粉是高营养饲料,贮存过程中,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及容易发霉变质、,甚至出现自燃现象,使配合饲料的质量下降而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脂肪含量过高的鱼粉,贮存不当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极容易氧化生成醛、酸、酮等物质,变质发臭,适口性和品质显著降低。故鱼粉贮存时应隔绝空气,并贮存于干燥避光处。如添加抗氧化剂则效果更佳。
鱼粉的鉴别方法:
1.视觉:鱼粉一般色泽一致,呈红棕色、黄棕色或黄褐色等。细度均匀。劣质鱼粉为浅、青白色或黑褐色。细度和均匀度较差。掺假鱼粉为黄白色或红,细度和均匀度较差。掺入风化土鱼粉色泽偏黄。若鱼粉受潮蛋白质变性除了结块外,一般色发白或发灰、腥味浓、无光泽。如色深偏黑,有焦味可能是自燃烧焦鱼粉。
2.嗅觉:鱼粉具咸腥味;劣质鱼粉有腥臭、腐臭或哈喇味;掺假鱼粉有淡腥味、油脂味或氨味等。如果掺假物的数量多还是较易分辨。掺入棉仁粕和菜籽粕的鱼粉,有棉仁粕和菜籽粕味,掺有尿素的鱼粉,略具氨味。
3.触觉:鱼粉手捻质地柔软呈鱼松状,无砂粒感;劣质鱼粉和掺假鱼粉都因鱼肌肉纤维含量少,手感质的较硬、粗糙磨手。

鱼粉中掺入棉仁饼粕镜下可见棉絮纤维附着在外壳上及饼粕颗粒上,棉絮纤维为白色丝状物,中空、扁平、卷曲、半透明、有光泽,棉籽壳碎片为棕色或红棕色,较厚。沿其边沿方向有淡或黄褐色的不同色层,并带有阶梯似的表面。棉籽仁碎片为或黄褐色,含有许多圆形扁平黑色或红褐色油腺体或棉酚色腺体。
鱼粉中掺入稻壳粉镜下可见稻壳碎片,该碎片表面有光泽和井字条纹,并可见到壳表面的茸毛。
掺花生饼粕的鱼粉鱼粉中掺入花生饼粕镜下可见花生外壳和种皮,外壳为破碎、不规则、厚薄不一的片状,分层。内层呈白色海绵状,有纤维交织,外层表面有突筋呈网状,种皮为红色、粉红色、深紫色或棕。

高品质鱼粉加工的三项严格要求:鱼的鲜度、快速低温干燥、包装前冷却。
鱼的鲜度:船队拥有现代化的冷却系统,能确保鱼的鲜度。可在短的时间内,使用庞大且进步的生产设备, 能快速且大量将鱼制成鱼粉。
快速低温干燥过程(二阶段式的干燥处理法):阶段是蒸汽干燥,由于蒸汽系统是在低压状态下运作,它的操作温度比一般所谓的碟式干燥机低了摄氏30度,非常有效地保持了鱼粉的高消化率。第二阶段使用间接热风干燥系统使得鱼粉的品质其他的鱼粉厂。

脂鱼粉和脱脂鱼粉的气味差异较大,略有酸败的气味。半脱脂的成本比脱脂的低很多。全脂鱼粉生产流程是鱼经过蒸煮机熟化后鱼肉和水一起直接进入烘干机烘干,不经过压榨,水分及蒸煮熟化后的鱼直接进入烘干罐。由于半脱脂鱼粉与全脂鱼粉对原料鱼的新鲜度要求不高,鱼的含油量会很少.
脂肪含量相对脱脂鱼粉偏高,生产出来的鱼粉形状很细,蛋白含量在55%-62%之间,VBN一般在 200-500之间,酸价相对偏高,消化率在80-90之间,盐分含量也相对较高,在气味上与脱脂鱼粉差异很大,因此品质相对半脱脂鱼粉更差。
鱼粉的加工大部分经过煮、压、干燥、磨碎和包装这几个加工工序完成。鱼粉加工的原理比较简单,但由于原料的新鲜程度不同以及加工技术设备和加工经验不同,所生产的鱼粉品质就有很大差别。鱼肉经过煮后,使蛋白凝结,大量的水和油脂跑出来,煮熟后的鱼肉被送到带孔的管道里挤压,混合着油和水分鱼汁将被挤出而剩下结块的鱼肉从压缩机的后面出来。
通常真空干燥法或蒸汽干燥法制成的鱼粉,蛋白质利用率比用烘烤法制成的鱼粉约高10%。鱼粉中一般含有6%~12%的脂类,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极易被氧化产生异味。
进口鱼粉因生产国的工艺及原料而异。的是秘鲁鱼粉,智利鱼粉及美国白鱼鱼粉等,粗蛋白质含量可达60%以上。含约比国产鱼粉高1倍,赖氨酸也明显高于国产鱼粉。国产鱼粉由于原料品种、加工工艺不规范,产品参差不齐。
3、矿物质 鱼粉是良好的矿物质来源,钙、磷的含量很高,且比例适宜,所有磷都是可利用磷。鱼粉的含硒量很高,可达2mg/kg以上。此外,鱼粉中碘、锌、铁、硒的含量也很高,并含有适量的。
4、未知生长因子 鱼粉中含有促生长的未知因子,鱼粉的优势:
http://www.nzfeed.com.cn